瑞鸽的那一年,那些人,那件事

发布者:瑞鸽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9-05-15

2019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11周年纪念日,这个中国历史上令人悲痛的事件,至今还藏在人们心底。但恰逢母亲节,温暖与感动多少抹去了一些阴影。我不由得想起曾经在瑞鸽档案室看过的一张2008年老照片,是瑞鸽作为第一批进行捐款捐物资的民营企业,与当地慈善总会的合影。

 

捐赠合影

 

照片在慢慢褪色,但是记忆却牢牢定格在那段与时间、与命运赛跑的节点。

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牵动了整个中国,举国上下在震惊之后,迅速展开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行动,全国人民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更有无数志愿者前往汶川进行救援。

瑞鸽创始人马健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时,马上终止手边的事情,紧急调动十万元现金并通知全企业员工筹备救灾用,包括瑞鸽捐赠给当地电视台的产品、灯、手电筒、生活用品、食物等在内的各项物资,当天就由销售总监李丽带领部分员工前往汶川进行第一时间救灾工作。

装满捐赠设备的车首先到达了成都电视台,当时的成都电视台副台长徐天禄看着瑞鸽送去的灯与电池,激动不已,他说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些。电视台不能瘫痪,要把消息传递出去,给更多的人希望和安全感,要呼吁更多的人来支援灾区。

 

 
而当地慈善总会对瑞鸽到来感到非常意外,彼时虽然有各地的物资正在不断送来,但瑞鸽却是第一个从北方紧急跨越大半个中国,马上赶赴灾情现场的民营企业。灾难之初,有关部门接到瑞鸽的申请后,马上开辟了绿色通道,让更多像瑞鸽这样的企业或者组织,能够争分夺秒。大难当头,这些物资虽然无法兼顾全部,也为灾后的迅速救援做出了微薄的贡献。慈善总会负责人紧紧握住李丽的手,红了眼眶。

 

 都江堰电视台的大楼成了危楼,全部在户外办公,赈灾物资送到他们手里

“汶川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比唐山大地震的震级还要高,再加上汶川地势崎岖,有的地方救援工作难以展开,我想当地各部门的压力一定非常大,每一条生命都压在他们的肩上。”李丽说,“所以我们拿着带着东西过去的时候,他们……”

“他们大概是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他们在与时间赛跑,救更多的人,我们这些人,就是他们的后盾,为他们分担那些责任。我们是第一个过去的民营企业,但绝不是最后一个。一个企业是在国家与人民的支持下才能够不断发展,感恩,是一个企业最不能丢掉的东西。”

 

转眼已经过去十一年,做公益对于瑞鸽来说,已经是工作的一部分了。瑞鸽是民营企业,也是民族企业,除了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也要牢记自己的国籍,深知自己未来的方向。或许在经济全球化态势下,国内外的产品都逐渐交融,但瑞鸽的核心仍是将中国品牌做大做强,让世界能够看到中国企业越走越深的脚印,能够听到国产品牌不屈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