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瑞鸽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09
在前往阿姆斯特丹的IBC(国际广播电视博览会)展会之前,我和团队内心是忐忑的。俄乌战争持续,欧洲能源价格飞涨,通货膨胀高企——按照常理,这样的市场环境必定低迷。我们甚至做好了“可能颗粒无收”的心理准备。
然而,展会的现实却让我们大吃一惊。
不仅来访客商络绎不绝,我们的“铠甲”系列监视器产品更是备受关注。更令人意外的是,连我们带去的展品样本,都被商家全部买走。几位新客户的话点破了关键:“经济不好,物价高企,我们反而不敢随便试错了。现在每一次采购,都必须精准地投向高品质、能长久使用的专业设备,这才是真正的降低成本。”这番话,值得所有在“内卷”中挣扎的国内企业老板深思。
经济低迷,为何高端产品反而受宠?
传统的商业逻辑是:市场不好,大家都没钱,所以应该做更便宜的产品。这导致大量企业涌入“价格战”的红海,你抄我,我抄你,利润越来越薄,品质不断妥协,最终一起走向死胡同。
但欧洲客户的选择揭示了一个相反的真相:越是不确定的时代,人们越追求确定性。 而高质量、专业级的产品,提供的正是这种确定性。
客户们心知肚明:便宜的设备意味着更高的故障风险、更短的寿命、更差的效果。这些“试错成本”在繁荣期或许可以承受,但在当下,一次失败的采购就可能让本就紧张的资金链雪上加霜。他们宁愿一次性投资于一款“铠甲”般可靠的专业产品,来抵御市场的风雨。
今天的用户:不懂专业,但追求专业
另一个关键的洞察是:千万不要低估今天的用户。
也许他们一开始不懂复杂的技术参数,但他们非常清楚自己想要达到的效果和要实现商业目标。当他们发现,只有专业的监视器(或任何其他专业设备)才能让他们的作品脱颖而出,帮助他们接到更高价格的订单时,他们更换设备的决心会异常果断。
这正是我们在展会上或是在国内市场上看到的:许多客户正是在频繁更换设备后,最终锁定了我们的产品。因为他们已经从实践中认识到,“专业工具”和“普通工具”产出的结果是不同的,这种差异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给国内企业家的启示:停止内卷,开始专业。
从荷兰归来,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的企业家,是时候从“抱怨、发愁、等待、内卷”的循环中走出来了。
市场永远不会回到过去那种“遍地黄金”的轻松状态。审时度势,是要求我们看清客户真实需求的变化;有自知之明,是要求我们冷静地回答:我的企业究竟凭借什么能继续走下去?
是凭你能把价格压到最低吗?那总有比你更不计成本的人。还是凭你有一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级”产品,能真正为客户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答案不言而喻。
生存的空间,永远存在于创新和专业之中。
当别人都在抄袭时,你的原创就是铠甲;当别人都在压价时,你的品质就是铠甲;当别人都在抱怨时,你为客户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就是最坚固的铠甲。
市场低迷,从不是绝境,而是一次彻底的筛选。它能逼我们放弃幻想,回归本质:做出真正值得存在的好产品。这,才是穿越周期的唯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