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不到位,节目质量受其累

发布者:瑞鸽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9-08-08

监视器设备使用安全至关重要,它就相当于导演、摄影、编辑们的眼睛。眼睛出差错,那所有的一切都如“盲人摸象”一般,所以设备安全对片场拍摄、剪辑制作、后期调色、技术审片、播出控制等环节尤为重要。

最近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7月27日某电视台,暗访按摩店的节目画面中出现了不可描述的不雅一幕。环球网报道中谈到:视频当然是经过审核的,尴尬的是有说法称电视台监视器与实际播出效果差别巨大,最终造成了不雅视频在电视台的播出事故。

 

网上对此说法评论不一,但从我们制造和销售监视器多年的经验来看,暂且抛开审核机制不谈,就设备技术层面上讲,这种说法确有其存在的可能性,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者视频记录数据范围,二者设备显示Gamma。

一、广播电视行业采编播设备一般会严格遵循ITU R BT.709,而针对此标准要求电平量化范围为:16-235(如下图),而“偷拍设备”是否遵循这样的标准就有待商榷。

 

如果设备记录信号数据范围为0-255,而监视器显示数据范围为16-235,这样低于16以下的图像信息就很难在这样的监视器上准确呈现,这样对于剪编审工作人员确实压力山大了!但作为专业广播级监视器数据显示范围选项一般包括:16-235、16-255以及0-255三个显示模式,以保证设备具体的使用需求,同时搭配波形显示、超标定位等实用功能,帮助用户轻松识别定位超标信号,保证视频技术参数达标,从而确保最终的播出安全。

二、Gamma是影响图像画面明暗显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如下图例举:

 

显示设备Gamma值设置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监看效果,出现显示差异也就在情理之中,然而不单单是gamma,如色域、色深、亮度设定、是否定期校准等等都会影响到画面的最后呈现效果。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大大增加了“不当画面”的审核的难度和风险,而各环节设备执行标准的良莠不齐,也是这次事件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

其实监视器出现颜色偏差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呈现的,而人眼具有较强的白平衡自适应性,即对于常期观看的图像很难识别出色彩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对制播用监视器、色彩数据进行档案化管理,以确保配置专业、物尽其用。洛阳瑞光影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等单位起草颁布的T/CSMPTE 6-2019号标准:《节目制播用高清晰度电视图像监视器色彩校准指南》给出了一些分类管理的建议:


一、监视器用途

一类:技术监看、节目播控、后台调色、技术审片等

二类:后期剪辑、频道监看、播出监控等

二、监视器物理指标

尺寸、分辨率、点距、背光、亮度、响应时间、色深等

三、监视器色彩指标

灰度、RGB Balance、Gamma、色域(含有效覆盖率)、饱和度、峰值电平值、校准时间/周期等等

 
为了保证节目质量,避免播出事故再度发生,根据文中指南建议对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监视器完整的设备档案,势在必行!